近年來隨著外賣業本身的發展以及疫情的反復,一種新的餐飲解決方案正在悄然冒頭并迅速擴展,那就是預制菜。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期間,有超90%的連鎖餐飲企業開始出售半成品和預包裝食品。
“預制菜”是一種針對宴席菜 酒飯店特色菜在制菜過程中繁雜等特點;食品企業星級大廚通過食品工業手法對各類菜品原料進行專業分析,針對食材的不同特點運用不同的制作方法有針對性的研發,用現代標準化通過中央廚房集中生產;科學包裝;采用急速冷凍技術(零下18度)保存,以及時保障菜品的新鮮度和原味;預制菜省去了食材采購的煩惱 簡化了制作步驟,經過衛生、科學包裝,再通過加熱或蒸炒等烹飪方式,就能直接作為餐桌上的便捷特色菜品。
相關研究機構分析預測,目前中國的預制菜市場存量約為3000億元。若按照每年20%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未來六七年中國預制菜市場可成長至萬億元級規模。
預制菜行業產品其實品類挺廣,按行業人士的分類法,根據銷售經營范圍,主要分為6大類。
1)料理包,如蓋澆飯的澆頭;
2)酒店菜,給酒店后廚簡單蒸煮或油炸之后就可以上桌的預制菜品,如牛肋骨、牛仔骨、蒜香小排等,代表品牌廈門綠進;
3)速凍調理生制品,傳統意義上的預制菜,如蠔油牛肉,水晶蝦仁等,代表品牌味知香;
4)生鮮類,一般是商超內的凈菜,即洗凈切好可以直接烹飪的蔬菜,如韭菜炒雞蛋、蒜苗肉絲;
5)燒烤類;
6)火鍋類。
同時在預制菜行業的發展中,品類也變得越來越多,菜品的研發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
總所周知,作為80,90后當今社會的主力群體,經濟壓力大,生活節奏加快,屬于消費習慣及觀念轉變速度最快的群體之一。
從全國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的華東、華南區域,一線城市因市場培育較早、經濟發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流動性強、預制菜接受度高需求表現強勁。
1)各類企業還在積極拓展新渠道,除傳統流通加盟渠道外開始布局天貓京東電商傳統電商渠道和新零售社區電商渠道、直播帶貨渠道獲取新的消費人群;
2)各類企業在持續進行區域擴張,從華東江浙滬地區往周邊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四川重慶等地擴張。
從細分渠道來看,B、C兩端需求呈齊頭并進的趨勢,B端餐飲、酒店、企事業單位食堂需求近五年都是幾何倍數增長的水平,主因是預制菜省時省力,可有效降低B端餐飲的人工成本,提升效率,同時口味不差、高度標準化的預制菜產品解決了傳統餐飲企業對廚師高度依賴的痛點;
C端消費者由于工作生活節奏加快、大部分中青群體沒有充裕的時間在家做菜、甚至不會做菜,大多會選擇方便快捷、健康美味的預制菜來替代隨便點個外賣。
行業增長驅動因素:
1)經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沒有時間去買菜備菜,也沒有時間學做菜,但收入水平提高之后人們對生活品質、食品安全的要求更高,預制菜因為免切免洗免配,有效節省了時間,口味也不差,就使得消費者對預制菜品需求變大;
2)消費觀念及習慣轉變,因為預制菜方便快捷,且健康美味,消費者的接受度逐漸增加;
3)區域在不斷擴大:預制菜從最初的上海、杭州這些經濟發達的地區逐漸擴張到合肥、武漢、成都這類城市,且這些城市的相關企業逐漸發展起來,對消費者有一定教育作用,促使行業加速增長。
其中,因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餐飲行業產生了巨大的破壞性,餐飲行業的預制菜開始走進消費者視野中,同時社區團購、傳統商超、電商、外賣渠道端預制菜銷售量的激增,讓眾多預制菜品牌開始得到媒體曝光,開始僅限于冷凍食品行業和餐飲行業小圈子內的討論,逐步深入大眾視野,甚至引起媒體、資本的重點關注。
速凍調理生制品行業的頭部企業目前仍然集中在華東地區,蘇州本地有真滋味、好得睞、味知香,酒店菜這一塊主要有廈門綠進、廚寶、三寶、雅鳴,主要分布在福建地區,體量在1-2個億左右。但幾乎所有品牌的主要銷售區域都在江浙滬區域,因為江浙滬對預制菜的接受度最高。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